都江堰,有爱无碍!
一个有声读书机、一款有声读屏软件能让视障人士走出黑暗世界,参与社会信息传递。一个坡道,能让望“梯”兴叹的残疾人走出家门,也能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通行......在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中,都江堰市充分依托无障碍环境建设,新建或改建城市无障碍设施,提升公共传媒无障碍化水平,强化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随着“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的成功创建,作为最直接受益者,越来越多都江堰残疾人在无障碍环境中提升了生产生活便捷性,尽享幸福美好生活。
通行无阻
今年39岁的陈鹏患有成骨不全症,在别人眼中,他这样的“玻璃娃娃”只能终身与轮椅相伴,成天窝在家。但对陈鹏来说,外面的世界却充满了吸引力。“很小开始,就渴望能自己坐着轮椅出门,但条件不允许。我父亲常年瘫痪在床,母亲每天都是围着我俩转,已经很辛苦了,我不忍心要她推我出门。”让陈鹏没想到的是,如今只要不刮风下雨,每天上午他准能自己坐着轮椅出门溜达一圈。随着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公园景区、交通设施、小区配套等无障碍设施的新建或改建,像陈鹏这样的残疾人出行变得越来越便捷。
“市残联在我家安装有无障碍扶手还有淋浴凳,我可以生活自理。然后他们又在我家门口给我新建了坡道,我可以自己坐着轮椅出门了。”采访中,陈鹏还兴奋地给记者介绍了自己每天出门遛弯的路线。颐湖、红桥、蒲阳河绿道都是他每天爱去打卡的地方。“现在的广场、绿道包括壹街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这些公共场所都有无障碍的坡道和通道,我自己一个人去逛公园,逛超市,都没问题的。我觉得这些举措对我们残疾人来说还是多友好的。”
易于接近
无障碍环境除了物质环境的无障碍,还包括着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对于视障、听障人士来说,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环境让他们变得更易于接近,也让正常的社会生活更易于接近。对此,盲人刘红有深刻的体会。36岁的刘红在光明街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店,出于职业需要,她平日最注重经脉、推拿等医学知识的积累。曾经,去图书馆进行盲文阅读是她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图书馆进门就有盲道,我顺着盲道走,终点就是盲人阅览室了。书籍挺多,也有我需要的书,但唯一觉得不方便的是盲文书籍比普通书要厚的多,读完一本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正如刘红所说,对视障人士来说,要独立完成查找、取书和阅读并不那么容易。但如今,借助有声读屏软件,刘红能轻松操作自己的智能手机进行网上阅读、网络购物和使用社交软件。而图书馆里可借回家使用的听书机也是她的新宠。“现在我有空还是会来图书馆,专业书记还是选择在这里读,读累了还可以通过电脑听听自己喜欢的新闻,离开的时候再借个听书机回家自己慢慢听。感觉自己更加融入这个社会了。”
温暖无碍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每一位社会成员走出家门、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重要条件,也是都江堰市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的重要抓手之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都江堰市已完成城区330余条(段)、总面积达51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及86座城市桥梁社会化管护、盲道修复和道路坡化改造。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位置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安全岛轮椅通行率达100%。
体育场、客运中心等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也实施了规范化改造,重点对入口轮椅通道进行坡化处理,对公厕内扶手、应急按钮均按规范进行重新布置,完善低位服务台容膝空间布置,增设无障碍停车位,依照标准在医院、图书馆等建筑电梯内安装语音播报;在医疗中心电梯口、图书馆均按照标准增设提示盲道,让盲人能够在不让他人帮助下自行处理相关事情,满足了特殊群体自我需求。在景区、城市微绿地、小游园因地制宜设置无障碍坡道和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修建残疾人轮椅专用过道,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同时增加无障碍标识标牌布置,满足了老年人和残疾人游客的参观游览愿望。全市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小区、居住建筑均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严格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全覆盖。
同时,都江堰市还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工程,对低保、低收入人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及散居城乡特困老人的住房进行适当老化改造,通过对地面平整及坡化、房门改造、坐便器改造,低位灶台设置,热水器、浴凳扶手安装以及改善残疾人、老年人家居卫生条件等一系列无障碍设施改善工作。进一步满足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日常生活需要。无障碍环境建设正让残疾人、老年人群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也让都江堰这座城市更贴心、更有温度。